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

2025-07-12 10:10

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,能够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,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,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,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;是健全“从农田到餐桌、从枝头到舌尖”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,提高医药产品物流全过程品质管控能力,支撑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。

 

对此,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产业发展,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冷链物流政策,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,完善冷链基础设施,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。

 

 

1

冷链物流总需求

 

近年来,中国冷链物流需求稳中有升,同比增速略有放缓。

 

2025年一季度中国冷链物流总需求为0.83亿吨,同比增长4.3%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总需求将达3.85亿吨

 

2

冷链物流总收入

 

多数冷链物流企业受市场需求波动和竞争压力影响,运价和冷库价格有所下降,整体收入增速减缓。

 

2025年一季度,中国冷链物流总收入为1361.3亿元,同比增长3.9%,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.4个百分点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总收入为5523亿元。

 

3

冷链总容量

 

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,冷库基础设施建设仍保持增长态势。

 

截至2025年一季度,冷库总容量为2.57亿立方米,总库容为1.03亿吨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当前,冷库项目建设投资趋于理性,新增冷库市场比较平稳。预计2025年中国冷库总容量将达2.82亿立方米。

 

 

4

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数量

 

截至目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累计发布5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,共105个基地,实现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全覆盖。其中,新疆、山东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均为8个,广东7个,浙江6个,江苏、河南、河北、安徽各5个。

 

长三角大宗温控商品供应链平台,于2022年获批浙江省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。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,占地面积近200亩,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,坐落于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核心位置,陆运1小时可直达上海、杭州、苏州、宁波城市中心。

 

项目获批嘉兴港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,设进境肉类、水果、冰鲜水产品、食用水生动物四大监管口岸,满足全品类食品进境查验要求。

 

建设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,设备最先进的食用水生动物暂养基地,可一次性入库50吨帝王蟹或其他水生活体。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控、调配暂养池温度、盐度、蛋白质含量,满足多品类食用水生动物暂养需求,暂养3个月存活率达95%以上。

 

5

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顶层设计筑牢发展根基

 

近年来,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冷链物流的战略地位,《“十四五”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等政策密集出台,明确提出构建“全链条、网络化、严标准、可追溯、新模式、高效率”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。

 

政策重点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(如产地预冷、销地冷藏设施)、标准体系完善(温控、操作规范等)、主体培育(支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)及绿色转型(节能技术研发),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顶层指引。随着政策落地深化,冷链物流正从“散乱弱”向“集约化、规范化”加速转型,成为保障民生、支撑双循环的关键支撑。

 

6

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共振,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

 

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生鲜、医药等冷链流通品需求激增:

 

一方面,生鲜电商(如盒马、美团买菜)、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快速渗透,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已超6000亿元,带动果蔬、肉类、水产等冷链流通率增长;

 

另一方面,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,疫苗、生物制剂等对温控要求极高的产品运输需求激增,医药冷链市场规模快速增长。

 

此外,预制菜、中央厨房等餐饮工业化趋势,进一步催生“产地-加工-配送”全链路冷链需求,冷链物流正从“可选服务”变为“刚需标配”。

 

7

技术革新驱动效率跃升,智慧化转型重塑行业形态

 

物联网(IoT)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(AI)及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,正破解传统冷链的“断链”“高耗”痛点。

 

例如,智能温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,误差可控制在±0.5℃内;AI算法优化运输路线,降低空驶率20%以上;新能源冷藏车(如氢能源、锂电池)占比提升至15%,较传统燃油车节能30%-50%。同时,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溯源,解决“数据造假”难题,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运输全流程。

 

技术赋能下,冷链物流正从“劳动密集型”向“科技密集型”升级,企业核心竞争力从“运力规模”转向“数字化服务能力”

 

8

痛点与机遇并存,行业整合加速向高质量发展

 

尽管市场前景广阔,冷链物流仍面临区域发展失衡(东部冷库容量占全国比重高,西部较低)、部分环节“断链”、能耗成本高等挑战。但挑战中亦孕育机遇: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,推动网络覆盖下沉;中小服务商依托专业化服务切入细分赛道;地方政府通过“冷链园区+产业带”模式,降低企业落地成本。

 

未来,行业将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质量效益”,具备全链路服务能力的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。

 

9

全球化布局加速,“双循环”打开增量空间

 

随着RCEP生效及“一带一路”深入,中国冷链物流正从“服务内需”向“链接全球”延伸。

 

进口端,东南亚水果、澳洲牛肉、欧洲海鲜等跨境生鲜需求旺盛,进口冷链市场规模扩大,推动港口冷链设施扩容;

 

出口端,国内优质农产品(如云南鲜花、山东蔬菜、内蒙古肉类)通过冷链物流进入海外市场,倒逼冷链企业提升国际标准适配能力(如欧盟GDP认证、美国FDA合规)

 

叠加跨境电商“9710”“9810”模式普及,冷链物流正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,全球化布局将成为头部企业下一阶段的核心战略。



文章来源:5656供应链管理
特别声明:为响应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号召,金诺会展及旗新媒体刊发文字及图片稿件特声明如下:
一、知道文章及图片来源的,我们一定会注明文章及图片的出处或作者,请作者联系小编,我们将按照我司相关稿费标准,及时发放稿费。二、对于图片和稿件未提及出处的,我们转发时未能及时署名的,请原作者或单位联系我们,我们将按照我司相关稿费标准,及时发放稿费。三、对于不同意使用的文章和图片,请原作者或有关单位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立即删除,以防侵权。四、2018年以前的文字或者图片,因条件所限,未及时署名的,请作者或者单位联系我们,我们将按照上准发放稿费或及时删除相关稿件或图片。

冷库(保鲜库、冷藏库、速冻冷库、医药冷库、海鲜冷库、茶叶冷库、鲜花冷库、蔬菜冷库、物流冷库、食品冷库、保鲜冷库、双温冷库、酒店冷库、宾馆冷库、食堂冷库、学校冷库、科研冷库)制冷设备(制冷机组、冷凝器、冷风机、蒸发冷、铝排、速冻搁架)

  • 组织机构 Organizatonal Units

  • 主办单位

    山东制冷学会
    山东省制冷空调行业协会
    浙江省制冷学会
    江苏省制冷学会
    福建省制冷学会
    安徽省制冷学会
  • 支持单位

    北京制冷学会
    天津市制冷学会
    辽宁省制冷学会
    河南省制冷学会
    广东省制冷学会
   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
    山东省鲁商冰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
    山东制冷学会冷冻冷藏设备设施检测中心
    山东省制冷空调行业协会洁净分会
    山东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中央空调专业委员会
  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水和空气净化技术研究院
  • 承办单位

    山东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地址:济南市二环东路3966号东环国际广场B座1104室

    电话:0531-83532222

    传真:0531-83532333

  • 关注官方微信

Copyright © 2019 山东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品哲科技